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Vallon Pont-d'Arc (2011.06)

去年六月底的遊記只寫了開頭的二天吧?
後來就又擱著了...

對於一個腦容量太小的人,
要記住法國的地名實在有難度...
所以非得寫下來,
不然,我又會忘光光啊...

這應該是除了Annecy以外,
第二個讓我難忘的景點了...
去的路上看到一堆來自荷蘭比利時甚至英國的拖車,
才知道這個地方這麼出名!

據說到七八月會整個很恐怖的水洩不通,
所以六月底去,漿漿好啊!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我在想啊...


我在想啊,
為什麼我好像經常地,
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在意?

怎麼會老是在乎一些,
其實真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我也知道"計較"這二個字,
最好還是少用一點比較好,
不管是在情人或是朋友之間.

但是,
如果不計較,
也就表示,
不在乎對方了啊~
不是嗎?

至少, 我是這樣的.

但又跟自己說,
充滿愛的人,
是不會計較小細節的.

所以說,
原來我是個小心眼又沒有愛的人.
嗚.

不要不要!
從明天開始,
我要當一個,
充滿了很多愛,
不愛計較,
天天都開心的人!

愛我的人就會愛我,
不愛我的人,
我再怎麼愛他也沒用吧!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這樣的感動。

週五終於是見到了大家,
一場總計十人左右的火鍋盛宴,
吃得開心,聊得過癮。

陸陸續續分別和幾個朋友見了面,
但大家到齊真是好不容易的事;
感動的是,從我12月中回到台北後,
一直嚷嚷著要見面的E.C.,
也好不容易在火鍋趴裡見到了面。

朋友的關心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
E.C.的問候跟建議也讓我心頭好暖。

見面時她塞了一個東西給我,
外頭用牛皮紙包了起來還貼得緊實,
讓我一時猜不透那時什麼。

火鍋結束後照例的續攤喝茶,
我忍不住了問她我可不可以打開?
她說當然好啊~
看到飯島奈美的書探出頭來的那剎那,
我大笑了:
這是我很想買的書啊!
她說,我自己也有一本,我想妳會喜歡。
她老公說,買這本給妳,是讓妳到國外做菜用的。

啊!心頭暖洋洋!

就是這樣的默契,這樣的小事,
會讓我好感動好感動,好感動。

收到一份禮輕情意重的禮物,
那種被瞭解的滋味,
那種跟送禮者心有靈樨的觸動,
是我覺得生命最美好的感受之一。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下午茶。

今天跟好友E.吃了中飯,喝了下午茶。

我們是前同事,在公司時因為位階不同(她可是坐辦公室的經理哪),
所以並不算太熟。
一直到2006年底左右吧,也忘了究竟是什麼機緣,
才漸漸熟稔起來。

她是個漂亮的女孩。
已婚,一雙兒女,婚姻幸福。

我最喜歡她的,
是在漂亮的外表之下,
她有一顆非常善體人意、非常溫暖可人的心。
聰明,有禮,謙虛,見多識廣,
卻一點也不世故。

看似傻大姐,卻其實有她精明的地方。
雖然精明,卻又深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

總是笑臉迎人,總是不急不徐,
總是親切溫和,總是能用最不帶刀帶刺的方式,
傳達出她堅持的想法。

她是我的好朋友,
是我幾個月就會想跟她講講話的好朋友,
是我每次見到她都好開心好有話聊,
是我永遠都會珍惜的人。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Jo Nesbo 尤‧奈斯博


回到臺灣,最開心的事之一,莫過於可以上書店。
慢慢選書,買了就可以立刻享用,真是至福。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對犯罪推理小說著了迷,
而且喜歡情節複雜、書頁愈厚愈好的大部頭。

台北書展前夕,書店紛紛擺出了尤‧奈斯博的『雪人』以及前三部曲;
因為尤‧奈斯博即將訪台,而且『雪人』是他筆下的哈利警探的最新作品。

也許是被文案所迷惑(說奈斯博是下一個史提格拉森),也許是我喜歡雪人這個主題,
所以在跟本不認識奈斯博的來頭下,買下了雪人回家殺時間。

沒想到一開看就停不下來。

故事緊湊複雜卻不難記憶,角色鮮明對白幽默,而且我最喜歡的地方是,
故事裡的人物十分地人性化,哪一個角色都一樣。
很自然,不做作。

其實早在史提格拉森以千禧年系列走紅之前,
奈斯博就已經是挪威最暢銷的作家,
嚴格說來在北歐文學界,
拉森還得要叫奈斯博一聲前輩吧。

我的確為拉森的死感到遺憾,
因為我是那麼地喜歡千禧年系列,
不能繼續看到他筆下的莎蘭德耍酷,
我覺得好難過。

現在我認識了nice伯,
而且在台北的書店見過本尊後親切感倍增,
希望nice伯好好保重身體,
讓哈利警探頹廢又性感的身影,
繼續破案,
繼續帶來好故事。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l'histoire 故事。


昨天費先告訴我一個故事。

他小時候,有過一本兒童雜誌『Pif』,每一期都會附贈一些有的沒的小東西討好小朋友;
雜誌內容不外乎是介紹一些小朋友喜歡的日常事物以及一些新知。
不過這本雜誌早就停刊了。

這天他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討論,有個曾經在小時候很愛這本雜誌的人站出來,
希望曾經買過這本雜誌而現在已經為三十~四十代的人,
可以出來討論一下這個屬於大家共同的回憶,
尤其是,曾經買過一期,贈品是『杉樹種子』的人。

似乎是這本雜誌在某一期中,送了小朋友們杉樹的種子,
上面的廣告標語寫著:從現在開始種,二年後,它就會長得比你還高喲!
費先說他也有印象。

不知道當年有多少小朋友認真地種了那個種子?成功了嗎?

沒想到,在討論區裡,出現了這樣的回答:
有個女生說,當年她買了這本雜誌,也很認真地在花園裡埋下她的樹種;
不過,她爸爸總是笑她:種不出來的啦!
當年種樹的小女孩,幾年後離家求學;
而接手照顧樹苖、最認真澆水施肥的人,就是爸爸。
這棵杉樹在她們家的名字就叫Pif。
現在Pif已經在她老家的院子裡長成一棵大樹;
而爸爸,卻已經過世了。
每回她回到老家,總是喜歡拿把椅子,坐在樹下乘涼看書,
而耳邊也總是會響起當年父親那句逗她的話:
『種不出來的啦!』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夏天包包第二彈。


明明就已經是秋天了
我為什麼做出個夏天的包來呢?

棉混麻的材質這裡不好找
所以還是用了全麻的素材
連提把都是寬版的麻帶

完成後發現提把太長
而且二塊格子布的布紋沒有對齊
所以
再做一個!

這個終於是比較滿意了些
也願意拎著它出門溜躂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