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無題。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插撥)
為什麼標題叫"插撥",因為本來應該要繼續完成的六月底南法之旅,只寫了頭三天啊。
在我繼續把遊記完成之前,先插撥一個別的。
我的好友,即將在明年初當媽媽了。在知道她懷孕的當下,就心想說要來織個小貝比的東東,當做跟貝比的開門見山禮。因為在她肚子的小貝比年紀尚小,還不知道性別,所以當阿姨的我,只好先用中性的顏色矇混一下。
小東西真是怎麼看怎麼可愛啊~織完後我自己都忍不住讚嘆起來。
除了織給小貝比,我也織了東西給自己。
本週心得:成就感。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六月底的南法之行。
DAY 1 : 6.18(六)
中午前從Sarreguemines出發,開了六百多公里,抵達法國的美食之都-里昂Lyon。費先事前在市區的Place Bellecour旁訂了一間旅館,古色古香,價格也算親切。位在法國中部偏東的Lyon,自古是製絲業重鎮,也是法國的天主教聖地。有二條大河經過里昂:男河隆河Le Rhone和女河索河La Saone。最有名的要算是里昂的傳統美食餐廳,統稱Bouchon。來到里昂一定要吃Bouchon!我們訂了一間費先朋友推薦的Bouchon餐館,果真非常道地,沒有一般觀光客去的餐廳的那種bling bling感,服務也非常親切,最重要的是,食物不但好吃而且份量大得驚人,價格也非常合理!這樣的小館子,如果沒有當地人推薦,真的會不小心錯過哪!La Meuniere,連網站都做得好"古樸"!
DAY 2 : 6.20(日)
早起後,走到位於隆河與索河中間的週日市集逛逛。在Sarreguemines我始終沒有逛過市集,那天早上看得很盡興!可惜本來要買的野草莓,再繞回來就都賣完了,是我那天的小小遺憾…。市集上賣的不知名的可愛紫花。
(2013.06.16補記:知道這花兒的名字了!中文叫『山防風』,日文叫『ルリタマアザミ』。)
帶著前一天自己做的三明治,中午左右我們搭上覽車,往小山頂上的聖母院Fourviere前進。聖母院漂亮得令人肅然起敬,每次進到教堂我都屏氣凝神,雖然並不信仰天主教,可是教堂裡的氣氛和精細的彩繪玻璃、一切華麗的擺設,都讓我忍不住驚嘆。從聖母院出來後,向下俯看里昂市區。
離開聖母院後,我們沿著山丘慢慢步行下山,中途經過羅馬時期所興建的劇場,而那天晚上正好有演出。建立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三世紀的古劇場,至今仍能使用。古人啊古人,你們應該有外星人的幫助吧!?
之後,我們慢慢地離開里昂,朝著Drome省前進。二年前曾經到訪過山區Ombleze的民宿Moulin de la Pipe,因為太懷念,所以今年再特地過去住一晚。地方還是一樣漂亮,不過,品質稍微有點下降,尤其是餐點,讓我們尤其失望…。怎麼還是覺得二年前的一切是那麼地完美呀。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opening time 關於開門這件事
在法國,週日不開門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公家機關乃至許多小型商店的營業時間,就十分令人玩味。
舉例來說,我家這兒的圖書館。
說實話,小城有這麼間漂亮又大的圖書館,我是很滿意的(而且離我家超近)。CD和DVD的收藏量也算豐富,一次可以借8張CD和4張DVD以及4本書。除了DVD限二週內歸還,CD和書都可以借上一個月。借不到的東西還可以預約,輪到你時會用E-Mail通知你去領取,十分便民。
可惜,在法國,如果沒有美中不足,就無法顯現出這個國家的隨興自在。
照片上,是圖書館的開門時間(因為它們不做生意,所以我好像也不該寫營業時間)。
週一:休館
週二:上午10~12點,下午2~7點
週三:上午10~12點,下午2~6點
週四:下午2~6點
週五:中午12點~下午6點
週六:上午10點~下午5點(中午不休息)
!!!沒有一天是一樣的!!!
我剛來的時候因為法文太菜又怯生生的,所以不懂得查訊息,硬生生上了圖書館後撲空。
幸好走路就能到啊…
之後學乖了,用手機拍下圖書館外的開門時間表,每次要去的時候都得看一下!
除了圖書館跟我比較息息相關外,還有另一個地方也和我關係密切,就是這裡的 bureau des etrangers (外國人辦事處)。
裡頭負責的馬蛋(madame)人非常親切,她跟費先尤其麻吉,每次見到費先都好像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總要跟他聊上好久的天才過癮…
這也很好,只是,馬蛋上班的時間,實在令人無法消受…
週一:上午9~12點,下午2~5點(不需預約)
週四:上午9~12點(不需預約)
週二及週四:下午2~5點(僅限預約)
也就是說,週二下午、週三全天、週五全天,她是不用上班的!
到現在沒有一次費先打電話去問事情是一次就能找到馬蛋的,因為,我們總是記不得她何時上班何時不在…
在我好不容易習慣了週日到處都不營業,週一也許多商家都休息的狀態後,不知何年何月我才能習慣這種隨興的開門時間哪!
la premiere communion de Nicolas 小尼古拉初領聖餐
上個週日(06.12)是費先的小姪子-Nicolas初領聖餐的日子。
法國是天主教國家,小朋友都會經過受洗/領聖餐的儀式。聖餐指的是耶穌基督的聖體,有經過受洗的小朋友才能進行初領聖餐的儀式,變成真正的天主教徒。領聖餐是一片薄薄的餅(代表耶穌基督的聖體)。經過初領聖餐的儀式後,往後只要進教堂參加彌撒,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領聖餐了。
(以上為不負責任說明)
據說,在以前是要經過二次的聖餐禮;但現在簡化多了,只辦一次就夠了。
領聖餐好像是件大事,大家都要穿得整整齊齊好像去喝喜酒一樣;當天領聖餐的孩子也會像是新郎新娘還是壽星一樣,是全部的焦點。
費先買了一隻手錶還包了紅包送給小尼古拉,據尼古拉表示,當天他總共收到超過2000歐元的現金紅包。(分我!!!)
因為費先很不愛上教堂,所以我們在儀式快結束的十分鐘前才到現場;進去後只看到最尾巴,我也不好意思拍照(現在愈來愈不想露出"觀光客行為"了),然後我們就出來外頭等散會。
領聖餐當天,小朋友的雙親會招待來參加的親友上餐廳用餐(耶!),所以其實今天這篇的重點要講的是"吃"。顆顆。
坐定後先是開胃酒(酒通常不是我的重點,所以省略)
然後是開胃菜:醺鮭魚、碗豆胡椒泥、蝸牛小烤餅
第一道主菜:Lott (安康魚)
中間上了道sorbet du moment (時令冰沙,是大黃Rhubarbe口味的;但因為我不敢吃,所以也沒拍)
第二道主菜:Veau (仔牛肉)
接著是點心:綜合水果沙拉(佐百香果醬)、芒果冰沙
最後上了咖啡,以及,小尼古拉蛋糕!蛋糕是卡士達口味的,我吃了二大塊哪~
這頓午餐,整整吃了四個半小時‧‧‧吃完後,全員到附近大森林裡去散步了近二個小時,再回到費哥家繼續吃晚餐(但全員都還是飽的!)幸好晚餐是清淡的沙拉類冷盤,再配上電視演的我看了超過一千零一次的Taxi II,小尼古拉領聖餐日畫下了飽得很滿足的句點!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單飛不解散。
09年底和費先去瑞典時,發現旅館的床很有趣。它是一張雙人床,但上頭卻放了二張獨立的床墊。費先說,這種擺法在北歐很常見,德國也是。我那時覺得很討厭啊,明明是雙人床,幹嘛還硬放二塊單人床墊呢?
也許我在睡眠方面算是很隨合的人吧。我幾乎沒有什麼睡覺的毛病。要開燈也行要全暗也行。有音樂也行沒音樂也可以。一個人睡很好,二個人睡也沒問題。
之後陸續旅行過幾次,漸漸地發現雙人床配二張單人床墊的好處了。喜歡依依偎偎的人,身邊還是有人和你靠在一塊兒;但是各自翻身扭來扭去橋睡姿、甚至半夜起床尿尿什麼的,也不用怕甘擾到隔壁同學,尤其如果你的同學很淺眠的話。套一句以前工作上常用的口號,這就是一種心情上的『單飛不解散』啊。
除了這種組合的單人床墊外,還有一種床(墊)也很不賴,就是特大號king size。費先的好友L君的床就是這種king size,他本人不算特大隻(身高約186cm,但很瘦);搬到德國工作時,買公寓的同時也買下那超大尺寸的床和床墊。據費先說,在法國大概很難找到這個尺寸的床墊。去了幾次L君家他都出借那美妙的大床給我們;果真是一夜好眠到天亮,有二個人睡在一塊的安全感,又能保有一個人睡覺時那種亂踢腳的舒爽!
對於睡覺沒什麼要求的我,都覺得這二種床墊很誘人了;對於很容易受甘擾的人來說,應該是夢幻逸品了吧!